本片是斯皮尔伯格首部名符其实的战争片,描述的是1944年6月6日,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在这一天的进攻中,盟军总部发放阵亡通知单的工作人员发现:一家姓瑞恩的有三兄弟都阵亡了。而她的小儿子詹姆斯.瑞恩也在欧洲大陆战斗,还不知生死。盟军司令马歇尔将军得知此情况,立刻下令派一只小分队去救他。最后,这只小分队经过欲血奋战,终于找到了瑞恩,并守住了一座连接巴黎和柏林两地的大挢。本片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逼真的战争片之一,美国电影协会将其定为"极度渲染战争暴力"片。不过,许多二战老兵对影片给予了极高评价,称它是"最真实反映二战的影片",尤其是片中全长26分钟的重现诺曼底登陆的壮观场面。
《拯救大兵瑞恩》这部影片几乎是一部纪实片,在170分钟的影片中战争场面占据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其中血腥、残忍的暴力场面很多,但它却绝不是一部暴力片,斯皮尔伯格的发言人马文.利维说"影片中出现的暴力镜头没有一处是无缘无故的,当人们看过影片后一定会觉得这是一部最具现实意义的战争影片,它将成为有史以来最真实的战争影片"
斯皮尔伯格无意宣扬暴力,他憎恶任何使暴力看上去有趣或者把暴力描绘成游戏的主观性的渲染,他所展现的一切就是要客观地反映战争中的暴力。战斗在继续,镜头在移动,最后落在了一具尸体上,死者俯卧在地,背包上的名字清晰地印着一个名字--彼得.瑞恩。镜头又转到了宁静的美国本土,善后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处理着牺牲在前线的将士的善后工作,这时一名工作人员发现一个姓瑞恩的家庭中四个兄弟已有三个在断断续续的48小时内相继阵亡,也就是说将自己所有儿子送上前线的这位伟大的母亲将在同一个时间里接到三张不同的阵亡通知书,而这四个兄弟的唯一的幸存者空降兵列兵詹姆斯.瑞恩却也正在诺曼底的什么地方继续战斗着。工作人员立即将这个情况向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作了汇报,看着这三纸阵亡通知书,将军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为了不再让这位英雄母亲承受丧子之痛,将军下令:派一组特种部队去将瑞恩一家唯一的希望詹姆斯.瑞恩找到,并把他从那里安全地带回来。
米勒上尉接到上级给他的这个任务后,他无法高兴,在他看来完成这项任务难如大海捞针,而要他率领一个八人营救小组冒死去救一个列兵的意义又何在呢?营救小组带着这个困惑极不情愿地上路了,于是人们有机会开始认识每一个人了。军士豪沃斯是米勒上尉的左右手;下士厄普哈姆是一个未经战阵的书呆子,只知纸上谈兵;技术军士迪克.魏德极富同情心。其他四人都是列兵,口惹悬河的鲁宾是是米勒上尉的眼中刺,这个机智聪明的纽约客毫不掩饰对此项行动的愤慨和质疑;卡帕佐也有一张闲不住的嘴;利施很有正义感,他为纳粹对犹太人的所作所为义愤填膺;杰克逊来自南方,是个虔诚的教徒,扣动扳机前总是默念“上帝赐予人力量”。
显而易见这是一个性格迥异的群体,挑选和确定角色对任何一位导演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斯皮尔伯格再次显示了他作为一名超级导演的能力,在丹尼斯.查米安的协助下他成功地组建了一支实力雄厚的演员队伍。影帝汤姆.汉克斯对米勒上尉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伯恩斯觉得饰演鲁宾使他乐在其中。演员们的表演没有辜负导演和观众。当这些士兵深入到敌人的阵地,遭遇到了各种危险的情况,豪沃斯与鲁宾在与德国小股溃军的遭遇战中相继牺牲,剩下的队员开始更加疑问为什么赖恩的生命要比他们的更有价值,尽管怨声载道但米勒队长却始坚持终服从着上级的命令继续寻找瑞恩。
与以往一样,斯皮尔伯格没有忘记为观众塑造一位英雄,米勒上尉即是本片中的英雄。经汉克斯饰演的米勒上尉有情有义,是一名普通的、却具有高尚品质的战士,这恰恰是人们所追求的那种理想的艺术形象。但斯皮尔伯格并未满足于停留在这一层次上,片中的米勒上尉绝非约翰.韦恩式的英雄简单的翻版,他为自己是种种屠杀行动的指挥者而绝望,他恨战争发迹了他,他的一只手有时会莫名其妙的擅抖,导演这一巧妙安排展现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暗示着战争给人造成的巨大精神压力。
大兵瑞恩终于在一个叫雷蒙的地方被找到了,瑞恩所在的小分队在登陆前被空投到此地去保护一座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的大桥。当得知兄弟战死沙场的消息后的瑞恩悲痛万分,米勒队长又向赖恩说明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可他没想到瑞恩却说“我的兄弟没有死,他们正在和我一起在前线并肩作战,战争胜利后我会跟他们一起回家。”列兵瑞恩的话使这些经历了死亡的恐怖与战火的考验的老兵们开始重新认识生命的价值,为了不辱使命米勒队长决定和队员们一起留下与赖恩并肩迎战一场即将到来的恶战。营地上悠扬的歌声令战士们充满了对和平的憧憬,米勒与瑞恩在这短暂的宁静中一起回忆着他们的亲人、他们的过去,他们是多么的希望此刻永远停留啊,这时远处隆隆的坦克声打断了他们的思绪,一场为战士们共同信念而战的战斗终于到来了.... |